今年总体来说先扬后抑,上半年有20%+的收益,下半年产生了巨幅的回撤。细节操作的失策在于上半年的上涨给了我过多的信心,导致下半年过早加仓。普通账户加了原有存量3倍的资金量。融资账户加了杠杆。结果是两个账户年底的数据差异不大。小麦基金没有太多关注,买了就不动,反倒结果还行。
账户 | 2023收益率 | 2022收益率 | 2021收益率 | 2020收益率 |
普通账户 | -23.17% | -3.21% | 41.68% | 8.63% |
融资账户 | -21.01% | -24.92% | 48.79% | 12.60% |
小麦基金账户 | 17.63% | -17.71 | 32.29% | 16.58% |
按照惯例,回顾一下2022年总结中对23年的计划:
1.不设立盈利指标。指标是结果;结果反应过去一年中的操作决策的正确与否;操作决策又是个人在投资领域的修为决定。死盯着结果犹如在球场上死盯着记分牌,盯着记分牌是踢不好球的。没有盈利指标,把注意力集中在修为的提升,让结果自然流淌。
2.两种投资方式同步推进,坚决不做短线。 有长线投资品种:重点在巨人网络和晶盛机电。有机会做小仓波段,没机会就死捏不动。涨上来修炼抵挡的了诱惑的能力。
有中线波段的品种:池子里面放着:猪肉(牧原,温氏),智能装备(拓斯达,高测股份,华工),富瀚微,华熙生物等。
3.修炼斩仓的能力。2022年做了几次错误的决策,其中就被大华股份狠狠上了一课。多少年的大白马,在18倍PE的时候买入(价格20+),跌倒了11倍。从盲目自信到深套。查了一下记录在15块补仓的部分,跌了几个点斩仓出局,算是聊以慰籍。仍然有12块多的补仓仓位到现在还套着。另有中签新股建科股份套到现在。斩仓是结果,推动力是心态的修炼境界。境界不到位,斩仓只会带来痛苦。
4.继续提升择时能力。选择比努力重要。有人不停选股寻找机会,我选择熟悉的股票的良好时机。2022年,特别是下半年,一些正确时机的选择让我受益,包括买入和卖出。在股票市场等待是一种美德,耐心是优良品质。在择时为上的情况下,低仓位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不设盈利指标,所以对结果有些失望,但并不懊恼,大体上在我的决策系统有瑕疵,但没有违反既定的交易系统。如果不推翻交易系统,那么就输赢都得坦然接受。连续两年亏损,账户已经回到2020年初的水平。这也算是一个较大的问题点吧。
两种投资方式并进,今年亏在长线,波段有小的盈利。
科林电气、华工科技、拓思达、富瀚微、中国平安等各做了一个中线波段。22年总结中提到的这些票,基本上都成功实现了盈利。



去年总结立了一个巨人网络的flag,如下:
巨人网络:坚持持有巨人网络的原因,可能就是对长线投资的蜜汁自信。内省自身:倒在黎明前是因为坚持地不够。数据表明阴跌了5年多的巨人网络,并不是因为业绩的下滑(见下图“巨人网络价格 VS PE”)。我需要在神华和鱼跃跌倒两次的地方,重新证明自己。
今年上半年算是进行了长线系统的概念性确认。高点判断大致正确,卖点操作上有提升空间。

华熙生物上有较大的思路偏差,导致失去了盈利机会,我认为没有做好对这只票的定位。我买入的时候110以下,阶段性低点,然后一路涨到138。这是一只高市盈率的票,买入时已经是七八十倍了。本不符合长线投资的标的。但是因为上半年几乎所有买的票都在涨,胜利的感觉冲昏头脑,不再冷静。中线的票做出了长线可持有的错觉。拿到现在只有66块。
晶盛机电(PE 13)是今年的主要亏损点,在同阶段还买了几乎同质的高测股份(PE 8.6)(业务逻辑几乎相同)。不同点在于高测股份盘子略小,有游资操盘的可能。超低市盈率+高成长+大市值白马股。几乎拿捏了我交易系统所有痒痒。在6月份完成了建仓,7月份开始光伏设备板块整体下跌了34%(10774点下跌到7114点)

总结陈词:
连续两年的大幅亏损,是一件令人悲伤的事情。今年在中线选择上,成功率还是不错的,架不住长线高仓位的浮亏。长线股票一年内看不出成功率,同时依旧充满信心。去年想要做的斩仓能力,毫无建树。结果看,长线择时能力很差,考虑了技术线和财务指标,但是全球贸易趋势和行业大势几乎没在考虑范围内。
24年唯一能做的事坚持既有的交易系统,寒冬终究会过去,春天一定会到来。在神华和鱼跃医疗跌倒的地方,在巨人网络站起来了一次,晶盛机电/高测股份上会站起来第二次。13倍PE的创业板白马股,8.6倍PE的科创板白马股,如果都还没有信心,什么才是信心呢?如抖音薛松所说,打仗快2年且西方整体制裁的俄罗斯股市都从最低点几乎翻倍了,我们还在怕什么?
24年没有新的期待,保持现在的心态,信心,等着收获。
链接:
[…] 2023年股票投资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