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与疯子之间隔着一个太平洋

发布于: 2025年04月29日

构思这篇文章的时候,本来想起一个文艺一点的标题,比如:天才向左疯子向右。但是这个名字过于文艺,以至于都不知道在表达什么。我们常说,天才与疯子只有一步之遥,至少说明他们是同向的。但是,这一步之遥确实如此之大,以至于难以逾越。古往今来,被称为天才的人数不胜数,而疯子却没有几个。说中间隔着一个太平洋,并没有多少夸大。

天才之所以被认为天才,是因为当天才提出一些天马行空的理论的时候,相信或者不相信,都无关紧要。等到这些理论变成现实的时候:牛!天才!

而疯子之所以为疯子,视“天马行空的理论”为真理,倾其所有下场实践。边上的人无不拱手表示敬佩,却在心里默念“傻逼”。

有一个叫托夫勒的人,在50多年前就做了对未来的预测,至今仍有参考意义。参考链接 此人无疑是个天才,但也仅此而已。要不是在此提及,都不知道有这号人。

而下面这些人不仅是天才,更是疯子。

2003年知道“未来是互联网经济的天下”的人是天才,倾其所有干淘宝的是疯子。

2010年知道“移动物联网是未来”的是天才。与此同时,放弃PC互联网All in移动互联网的是疯子。

有很多看好“电动车是未来”的天才。真正推动电动车商业化的人是疯子。

天才和疯子都需要时间的考验。失败的理论和失败的实践都不会被记住。

我可能也是个天才,教育内卷 在错误的一代 这篇2022年发布的文章里面,批评了教育内卷,认为内卷无用。但是我无法成为疯子,因为我没有实践的可能。

当然我可能需要稍微修正以下我的观点。

“卷”是一直都存在的,而人们通常说的卷指的是错位的内卷。大部分人的思维认知落后一个时代。换句话说,当时代的变迁从萌芽变成现实的时候,大家才幡然醒悟,着急忙慌的去追赶。如今时代变迁如此之快,以至于当大家开始行动之时,下一个时代的序幕已然开启。一代一代的人,犹如拉磨的驴子,一边为了时代的胡萝卜拼命内卷一边抱怨时代太卷。

70年代的人们,在卷谁的力气大、谁家中的田多,而彼时最应该卷的是教育。那个中专生都可以包分配的时代,是最轻松跨越阶级的机会。投入产出比随着1999年大学扩招大幕拉开,达到了顶峰。那一年正是1980年出生的人考大学的年份。整整80年代一代以及90年代初的孩子们吃到一大波大学扩招带来的阶级跃迁的红利。正是如此,80后的下一代成了教育内卷的受害者。

毕竟,这个世界是关于”相信“的游戏。人只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从人类第一次社会合作发生之际,相信就英魂不散了。人类的斗争,始终是关于”相信什么“的争夺。

事实是什么并不重要,我们愿意为”相信“而付诸行动,而不是”事实“。

我想要修正的是:不必要进行”教育“内卷,并不是”不要内卷“的意思。正如上面所说,“卷”是一直都存在的。一万小时理论告诉我们,不”卷“是不可能实现我们想要达成的目标的。(我可能不喜欢使用”成功“这个词,因为人们所说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其本意。) 当全国人民都将一万小时理论极致地用在同一件事情地时候,是”一万小时理论“本身失效崩溃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一万小时理论“仍然在发挥作用的领域。

于是,问题就变成了:如果不选教育,我们应该卷什么?

世间大势其实并不复杂。与美国第三产业占比80%+相比,中国的第三产业占比~50%。未来增长蓝海毋庸置疑在服务业。至于服务业选择什么,那就看自己爱好和天赋了。

那么,问题就变成了:我是不是愿意让孩子放弃教育内卷,把熬夜做作业的时间,用在比如:茶道?健身操?篮球?调酒?做菜?画画?钢琴?打弹珠?任何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乃至愿意为之花一万小时的东西…..

回旋镖就此到来,我看到了天才于疯子之间的太平洋。

天才往往不被人记住,疯子却很难让人遗忘。王阳明的思想自诞生之日起,被人推崇500多年,不仅仅是因为”知行合一“是多么惊艳,而是他有生之年为之如疯子般践行之,同时具备惊世骇俗之形而上以及形而下的成就。

2024年股票投资总结

发布于: 2025年01月08日

2024年可以说是操作最少的一年,装死了一整年。2年前All in 晶盛机电的痛苦延宕至今。装死一时爽,一直装死一直爽。到年底了,还是要回归现实。该做的决定还是要做。

回顾这两年的总体决策,确实是有值得回味的地方。一句话:凭运气赚来的钱,终归是要凭实力还回去的。

晒收益率,惨不忍睹。融资账户加速后退,小麦基金也没有幸免。12月底的一波下行让年度账单十分难看。

账户2024收益率2023收益率2022收益率2021收益率2020收益率
普通账户-11.7%-23.17%-3.21%41.68%8.63%
融资账户-31%-21.01%-24.92%48.79%12.60%
小麦基金账户-12.66%17.63%-17.7132.29%16.58%

错误决策一:不够价值投资的价值投资。

《思考快与慢》里面提到,由于人类的大脑是耗能大户,不到3%重量占比,消耗了20%的能量。所以能够快速决策的绝不做大量思考。这种自我保护机制,在复杂的投资领域通常是巨大错误的开端。

All in 晶盛机电的原因一半在于其优秀的过往以及未来1年财务数据,另外一半是参考了别人的意见。

李笑来说:一开始,听大部分的看法,参考小部分人的意见,做自己的决定。后来发现大部分人的看法都是随波逐流,没有什么价值,所以变成了“参考小部分人的意见,做自己的决定”。再后来发现,由于每个人的交易系统并不相同,他人的意见并不能为我所用,最终只剩下“做自己的决定”。投资就是孤独的修行。

我用2年50%的亏损,践行了这段话的含义。我看到了优秀的财务数据和他人的意见,快速做出了决定,忽略了公司所处光伏行业背景的调查以及未来的看法。还自诩学习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真是愚蠢至极。

错误决策二:毫无所谓的坚持。

坚持了2年,等到了A股大势的底部,应该还是没有等到光伏行业周期的底部。这两年的坚持,我认为是继续偷懒的结果。如果不知道光伏行业的拐点在何方,希望在哪里?那么为什么要继续等待?

同理,我为什么继续持有华熙生物?我甚至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购买这个,拒绝去思考和调查在消费降级的当前化妆品类的销量是否受影响。

可怕的不是在坚持,而是遇到灰犀牛效应:从一开始的否认,到下一阶段的停止思考。

错误决策三:浪费时间在波段股票上。

由于人脑的局限性,很难在相反的两个方向上同时做好决策。长线投资策略通过拉长时间获取较大幅度的收益;波段投资是单次投资获益比率低,通过增加交易频次叠加收益。

我看到了波段的技术性买入机会,进行了操作。这阶段成功率其实不低,问题出在买入了以后,受长线投资策略的影响,忘记了自己在做波段。20%的收益并足以让我做出卖出的决策。买入和卖出出现了决策系统错位。比如巨人网络,11.6买入,没有长线考虑的波段操作,14块上方为啥不卖?毫无逻辑可言。

2025年,仍然坚持价值投资,花更多的时间研究公司价值。

  1. 清理垃圾持仓。已经卖掉了华熙生物,亏损50%;恒生电子做了一个波段在下行时出清,略有盈利;计划尽快出手巨人网络,牧原股份。所谓垃圾持仓,是没有想清楚为什么可以持有,并非公司/行业本身有问题。
  2. 建立长期投资逻辑以及股票池。

我重新思考了长期投资逻辑,什么是未来5年一定会增长的行业?

a.) 新能源汽车行业一定是未来很长时间的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支柱行业之一,替代化石能源趋势不可逆。汽车电机,固态电池,SiC芯片等可以选点龙头持有,汇川技术,宁德时代,芯联集成,士兰微等。电池ETF也是一个比较保险的选项,选错公司比选错行业的概率大。

b.) 比较保险的选项是长江电力。从K线历史看,这家国有水电公司就没有大幅下跌过,每年分红靠谱。运营着是国内三峡水力发电厂、葛洲坝水力发电厂、溪洛渡水力发电厂、向家坝水力发电厂、乌东德水力发电厂、白鹤滩水力发电厂等各大水电站,发电量每年稳步上升。能源使用量上升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必要条件。这是一个比买理财产品好很多的选项。

c.) 会稳步增长的消费类行业,寻找边很多人在用的服务和产品。目前消费降级,但是实际上很多日常消费类公司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在稳步增长。一鸣食品,红旗连锁(连锁小超市)等这些在居民社区发展的公司只要不犯大错,会有很长时间的城市发展红利。如果有机会,我更看好瑞幸咖啡,小米等几乎身边人都会接触其产品的公司。

选择长期,必须要看清长期。每年都要进步一点,希望2025年迎来拐点。

链接:

2023年股票投资总结

2022年股票投资总结

2021年股票投资总结

信息爆炸,我失去了发呆的能力

发布于: 2024年11月05日

信息爆炸对我的伤害跟毒瘾似的。

是的,现在开始用“我”来替代原来喜欢的“我们”、“人们”这些字眼。归根结底,我只能代表我,代表不了其他人,也不能主动要求共鸣。如果你恰好也有类似感受,那么可能是某种巧合。

以前没有那么多信息来源,只有电视、广播、收音机和书籍。虽然我也会为孙悟空、陈真、霍元甲和动画片着迷,但是对我来说,发呆是时常发生的事情。在睡眼朦胧的春日早晨,在处处蝉鸣的炎热午后,在泥泞秋雨中回家放下书包时,在冬日温暖双手双脚的炉前。“发呆”这个词的巅峰时期,甚至成为了旅游文案的主题:

丽江,一个许多人想去做梦,去发呆的地方。
聆听小河流水,倾踏在青石桥,听听音乐,发发呆。

然而,上一次发呆时什么时候?不知道,很久了,久到忘记了发呆是一种什么感觉。

信息爆炸让我拥有了太多的获取信息的选择,以至于我失去了选择权。我忘记了还能选择“不选择”的权力。我应该还有这个权力,我只是失去了不选择的能力。

很可怕,是吗?

我可能还在挣扎,在短视频,在网络游戏,在形影不离的手机中挣扎

几年前,奔着与时俱进的念头学会了《王者荣耀》,然后接触了《向僵尸开炮》,《无尽冬日》之类的手机游戏。这类游戏的设计理念,把我变成西西弗斯,每天每天推巨石上山,在无尽的循环里面把我的时间和金钱骗出来。

今天上午,幡然醒悟,游戏里面的数字成就对我来说已然毫无意义。删除的那一瞬间,九成的释然盖过了一分的不舍。

我想我应该会把发呆的能力,发呆的权力,以及发呆本身,给找回来。

人至少有安身立命的本领

发布于: 2024年10月31日

裁员这件事,对我来说本身止步于新闻。某大厂裁员几百几千人,中年被裁程序员有多悲惨。一定程度上,内心不会有多少波澜,反而有些轻视这些被裁者。总所周知,程序员通常待遇不低。我认为十几年的高待遇,让这些人有一些对自己在社会上所处位置有一些误解。就像在徐峥电影《逆行人生》的那位主人公,就是对自己的社会定位认识不清导致的。他们可能没有原来那么好,但绝不是跌落到社会最底层。有很多退路,无非就是不甘心不想退。这样的卖惨,无法跟我们产生共鸣。

现实的残酷往往不会搬到台面上来,仅仅在各个角落悄悄地发生。08年地裁员潮,让一二线城市地产业工人回到农村。过去了16年,如今地打工仔是当年农民工兄弟的下一代。时代不同了,这一拨人对现实的期待比父辈更多,而他们的待遇并没有多大差异。当社会想要他们暂时离开的时候,并不会温柔的说一声再见。

他们可能会恨社会、恨国家。唯独不会恨自己,没有能够在该学习的时候,获得一项安身立命的本领。我们可以被替代,但不能至少不应该能被10亿人随意替代。

nginx error: 502 bad gate way 问题解决

发布于: 2024年10月25日

问题现象:

这个问题已经出现有一段时间了,主要现象如下:

  1. 页面报错以后,重启nginx服务器无效,重启Linux系统有效
  2. 重启一段时间以后,短则几小时,长则几天又出现同样问题
  3. 大部分情况是出现“502 bad gate way” 少部分是出现 time-out
  4. 服务器上纯html文件可以正常访问

系统基本情况:Ubuntu 20.04, nginx 1.18.0, php-7.4

问题原因:php-fpm 进程数不够。

查看实际进程数,我用的是php-fpm

netstat -anpo | grep php-fpm | wc -l

结果是27个进程

解决方法:

在/etc/php/7.4/fpm/pool.d/www.conf 文件里面有pm.max_children 实际值为5,更改为50

pm.max_children=50

另外,/etc/php/7.4/fpm/php.ini 文件里面的max_execution_time 实际值为30, 顺便更改为300,避免出现time-out。php.ini 文件路径可能有所不同,根据实际情况修改

max_execution_time = 300

然后重启php-fpm服务,我这里是:

sudo systemctl restart php7.4-fpm

注:参考了阿里云的帮助文件

当我们开始怀旧

发布于: 2024年10月22日

有人说,什么是老了的标志?当我们开始怀旧!

一群人在酒桌上吹水,讲述着小时候怎样怎样。那是讲给后辈听的,因为“我们”经历了“你们”没有经历的,所以“你们”是后辈。我们会因为这些别人所没有经历的事物,而感觉到无比骄傲。这种老,是资格老,历练老,无关年龄。当代入自己的年轻回忆是,甚至感觉活力满满。

然而,早上醒来,有些恍惚。不太相信自己已经四十有四,或者也可以说不愿意承认。我们都在用力的活着,以至于并没有多少时间看路边的风景。走马观花已过半世,自己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陷入疲劳而不易恢复。杨太手术… 这一切让人不觉黯然神伤。

这是认识与现实不协调的开始,遗憾的源泉。

有人说:我们不曾真正拥有过青春。当我们拥有的时候,不认为那就是最美好的时光,不知其珍贵而随意弃之。青春只存在于回忆之中。回头望去:原来那时候才是青春。我们都希望拥有40岁的认知和20岁的躯体,也正式如此才会“没有青春不遗憾”,因我们的贪婪而遗憾。

当我们开始怀旧,会希望留下一点什么:一张照片,一段文字,告诉世界我曾存在过。每个人都希望被世界记住,然而世界并不这么认为。这亦是另外一种遗憾。

什么是老了的标志?是我们开始怀旧的同时,只愿意活在过去的事物之中。圣人如孔子,也只愿意活在周礼之中;如老子,只愿意活在夏商之中。如庄子,只愿意活在尧舜之中。

我们不是圣人,沉醉于过去而舔舐自己柔弱的内心,并无可厚非。

但是,我更愿意告诉自己,我年轻的心只是住在一具正在老去的躯壳里面而已。

五年… 这是给自己的时间。

浙ICP备180562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