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推演规则

发布于: 2024年06月26日

这是一个长期以来困扰我的问题,我能不能向公历一样推算1年后的某一天时农历几月几日?答案是:可能一般人做不到。下面是百度的回答。

农历的推演规则主要基于月相的变化周期和太阳回归年,同时结合了二十四节气与设置闰月以使其与回归年相适应。以下是详细的推演规则:

  1. 基础定义
    • 农历是中国现行的传统历法,属于阴阳合历,即融合了阴历和阳历的特点。
    • 朔望月是农历的基础单位,约为29.53天,代表月亮从新月(朔)到下一个新月(朔)的周期。
    • 回归年是指太阳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的时间,约为365.24天。
  2. 月份推演
    • 月份的确定以月相定日序,即根据日月合朔的日期和时刻来定每月的初一(朔日)。
    • 每月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满月)。
    • 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取决于朔望月周期的长度。
  3. 年份推演
    • 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有十二个月,闰年有十三个月。
    • 闰月的设置是为了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在没有中气的月份设为闰月,闰月通常出现在三月至八月之间。
  4. 二十四节气
    • 二十四节气是农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反映了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上的不同位置。
    • 每个节气对应一个特定的日期,通常与太阳黄经度数相关。
    • 节气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 推演方法
    • 农历的推演结合了天文观测和数学计算。通过对日月合朔、朔望月周期、太阳黄经等天文现象的观测和计算,确定每月的开始时刻和年份的长度。
    • 推演过程中还涉及了干支循环(六十甲子)等纪时制度。
  6. 国家标准
    •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负责农历的计算和颁行工作,并于2017年颁布了国家标准《农历的编算和颁行》。

综上所述,农历的推演规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了月相、太阳回归年、二十四节气等多个方面。通过精确的天文观测和数学计算,农历能够准确地反映自然现象和季节变化,对于农业生产、节日安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3年股票投资总结

发布于: 2023年12月31日

今年总体来说先扬后抑,上半年有20%+的收益,下半年产生了巨幅的回撤。细节操作的失策在于上半年的上涨给了我过多的信心,导致下半年过早加仓。普通账户加了原有存量3倍的资金量。融资账户加了杠杆。结果是两个账户年底的数据差异不大。小麦基金没有太多关注,买了就不动,反倒结果还行。

账户2023收益率2022收益率2021收益率2020收益率
普通账户-23.17%-3.21%41.68%8.63%
融资账户-21.01%-24.92%48.79%12.60%
小麦基金账户17.63%-17.7132.29%16.58%

按照惯例,回顾一下2022年总结中对23年的计划:

1.不设立盈利指标。指标是结果;结果反应过去一年中的操作决策的正确与否;操作决策又是个人在投资领域的修为决定。死盯着结果犹如在球场上死盯着记分牌,盯着记分牌是踢不好球的。没有盈利指标,把注意力集中在修为的提升,让结果自然流淌。
2.两种投资方式同步推进,坚决不做短线。 有长线投资品种:重点在巨人网络和晶盛机电。有机会做小仓波段,没机会就死捏不动。涨上来修炼抵挡的了诱惑的能力。
有中线波段的品种:池子里面放着:猪肉(牧原,温氏),智能装备(拓斯达,高测股份,华工),富瀚微,华熙生物等。
3.修炼斩仓的能力。2022年做了几次错误的决策,其中就被大华股份狠狠上了一课。多少年的大白马,在18倍PE的时候买入(价格20+),跌倒了11倍。从盲目自信到深套。查了一下记录在15块补仓的部分,跌了几个点斩仓出局,算是聊以慰籍。仍然有12块多的补仓仓位到现在还套着。另有中签新股建科股份套到现在。斩仓是结果,推动力是心态的修炼境界。境界不到位,斩仓只会带来痛苦。
4.继续提升择时能力。选择比努力重要。有人不停选股寻找机会,我选择熟悉的股票的良好时机。2022年,特别是下半年,一些正确时机的选择让我受益,包括买入和卖出。在股票市场等待是一种美德,耐心是优良品质。在择时为上的情况下,低仓位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不设盈利指标,所以对结果有些失望,但并不懊恼,大体上在我的决策系统有瑕疵,但没有违反既定的交易系统。如果不推翻交易系统,那么就输赢都得坦然接受。连续两年亏损,账户已经回到2020年初的水平。这也算是一个较大的问题点吧。

两种投资方式并进,今年亏在长线,波段有小的盈利。

科林电气、华工科技、拓思达、富瀚微、中国平安等各做了一个中线波段。22年总结中提到的这些票,基本上都成功实现了盈利。

去年总结立了一个巨人网络的flag,如下:

巨人网络:坚持持有巨人网络的原因,可能就是对长线投资的蜜汁自信。内省自身:倒在黎明前是因为坚持地不够。数据表明阴跌了5年多的巨人网络,并不是因为业绩的下滑(见下图“巨人网络价格 VS PE”)。我需要在神华和鱼跃跌倒两次的地方,重新证明自己。

今年上半年算是进行了长线系统的概念性确认。高点判断大致正确,卖点操作上有提升空间。

华熙生物上有较大的思路偏差,导致失去了盈利机会,我认为没有做好对这只票的定位。我买入的时候110以下,阶段性低点,然后一路涨到138。这是一只高市盈率的票,买入时已经是七八十倍了。本不符合长线投资的标的。但是因为上半年几乎所有买的票都在涨,胜利的感觉冲昏头脑,不再冷静。中线的票做出了长线可持有的错觉。拿到现在只有66块。

晶盛机电(PE 13)是今年的主要亏损点,在同阶段还买了几乎同质的高测股份(PE 8.6)(业务逻辑几乎相同)。不同点在于高测股份盘子略小,有游资操盘的可能。超低市盈率+高成长+大市值白马股。几乎拿捏了我交易系统所有痒痒。在6月份完成了建仓,7月份开始光伏设备板块整体下跌了34%(10774点下跌到7114点)

总结陈词:

连续两年的大幅亏损,是一件令人悲伤的事情。今年在中线选择上,成功率还是不错的,架不住长线高仓位的浮亏。长线股票一年内看不出成功率,同时依旧充满信心。去年想要做的斩仓能力,毫无建树。结果看,长线择时能力很差,考虑了技术线和财务指标,但是全球贸易趋势和行业大势几乎没在考虑范围内。

24年唯一能做的事坚持既有的交易系统,寒冬终究会过去,春天一定会到来。在神华和鱼跃医疗跌倒的地方,在巨人网络站起来了一次,晶盛机电/高测股份上会站起来第二次。13倍PE的创业板白马股,8.6倍PE的科创板白马股,如果都还没有信心,什么才是信心呢?如抖音薛松所说,打仗快2年且西方整体制裁的俄罗斯股市都从最低点几乎翻倍了,我们还在怕什么?

24年没有新的期待,保持现在的心态,信心,等着收获。

链接:

2022年股票投资总结

2021年股票投资总结

我们的世界有没有造物主的存在

发布于: 2023年10月13日

自人类有意识以来,就一直有神参与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虽然分散在地球各个角落的人们对神的称呼不同,形象不同,神的故事和行为不同,但是神总归解决了人们不能解决的问题。

  1. 神给了人们一个故事,告诉我们怎么来的。比如典型的:中华民族是盘古开天,女娲造人。西方世界则是上帝六天创世。婆罗门教则是雌雄同体的大神梵天一分为二创造了巴拉特人民。
  2. 神给了人们活着的意义。基督徒来世间赎罪,成则上天堂,败则下地狱;巴拉特人们相信轮回,扮演好当前卑微的角色,轮回之后就会成为婆罗门。中国人比较现实一点,相信做了善事,在六道轮回之后仍然投胎做人,享后世富贵(汉传佛教)。
  3. 神还是人们精神的寄托,无论遇到内心无法解决的精神困扰,还是客观世界无法解释的难题,只要把问题交给神,就可以安心过自己当下的生活了。

直到科学革命以后,人们开始怀疑神的存在。我们用达尔文解释人类的来历,用牛顿解释世界的运行规律。人们开始自大,开始遗忘神的存在。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写道:

一开始人类-动物-上帝三方对话。人们必须懂得动物的语言才能追踪到它们,成为人类的食物 …… ……进入农业社会以后,人们放弃了跟动物的对话,人类只与上帝窃窃私语 …… …… 如今,人类开始自说自话。…… …… 科学革命让人们放弃了意义以换取力量。

六天创世说里面,上帝用自己的形象创造人类。事实上,长期以来人类一直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罗伯特·海因莱因的科幻小说《星际旅行》(电影《Star Trek》第一部的原著),讲述了飞出太阳系的人类飞行器旅行者(Voyager)1号,被高等文明改造后有了自主意识。它以圆形天体的形式回到太阳系并高速冲向地球,试图回到当初出发的地方。同时它认为它的创造者(抑或它的神/Creator)是地球本身,而非地球上的碳基生物。 这个故事,生动演绎“人类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的逻辑。

如今人类似乎进入到了没有神的世界,我们开始过于自大。但是科学界一直都非常谨慎。一直以来都有一句话:当你攀登到科学的顶峰,你会发现神正在微笑的看着你。牛顿本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花了半辈子的时间来研究神学,并且曾试图用“科学现象”来证明上帝的存在。杨政宁在一次采访中表达了上帝肯定是存在:如果你问我说是有没有上帝呢?那么,如果你所谓的上帝是一个人形状的,那我想没有。你如果问说是有没有一个造物者,那我想是有的,因为整个世界的结构不是偶然的。

过去几百年,人们在科学发现上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以让人惊叹的的速度发现了自然世界的各种基本规律。牛顿世界观(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解释了宏观世界的运行规律。开普勒在牛顿的基础上,解释了天体的运行规律。哥廷根和哥本哈根之争,最终诞生了量子力学理论。爱因斯坦掏出相对论以一己之力把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如今人们正在尝试将宏观理论和微观用统一方程解释。似乎人类已经无所不能。

但是还有一个“why”无法解释。

相对论提出了光速不变原理并被实验证实。但是为什么光速不变?为什么光速是30万公里/秒

人们发现原子模型,电子跃迁并释放光子。为什么原子是这样的结构?

人们发现了光的波粒二相性以及量子纠缠。为什么会有这些特性?

人们发现了大量的基本规律,却仍然有一个“第一推动力”的问题无法解释。是什么/谁建立了这些规律?

谁知道?神知道!

谁干的?神干的!

最终,科学的根本问题,仍然交给神来回答,人类安心过自己当下的生活。

1831年22岁的达尔文以随船博物学家的身份登上小猎犬号,开始了五年的环球旅行。这次旅行是“自然选择”理论产生的基础。 由于过于惊世骇俗,1859年50岁的达尔文才鼓起勇气在伦敦出版了《物种起源》。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因为达尔文本身是一个基督徒,自小都认为人类是上帝在第六日创造出来的。他的自然选择(Nature Select)理论却暗示人类是猴子进化而来的。

诚然,我们现在很多人都认为人类是猴子进化而来。更进一步,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都是原始地球海洋汤里面,偶尔产生的氨基酸经过几十亿年的演化而来。王东岳的递弱代偿原理认为:生物的演化,是因为基础生存度越来越弱(递弱),不得不在能力上补偿(代偿)保证物种的延续。比如:使用工具,产生交流的语言,合作等。递弱代偿的原因是生物生存越来越艰难,而生物有者延续物种的需求。地球原始汤里面,营养物质唾手可得,单细胞生物都能自由生长。如今物种竞争激烈,需要跳地更高,跑地更块才能生存和繁衍。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告诉我们,所有生物的行为模式、繁衍和进化,最重要的特性都在基因的硬编码里面。生物的很多行为,并不是生物想要做,而是不得不做。在基因层面决策的行为,显性意识层很难抵抗。

以繁衍为例,就生物地利己性而言,我都无法理解哺乳动物地繁衍行为。很多哺乳动物有性生殖地特点是发情。基因让动物在适合繁衍地季节交配,而这似乎并不能主动控制(如果听过野猫发情的声音)。有性生殖过程中,给予动物(包括人类)巨大的愉悦感,算是奖赏。事实上对于人类女性来说,如果因为这种愉悦感而愿意承担怀胎十月的不便以及生育过程死亡的风险,风险收益比未免过低?另外,对于那种都不认识镜子里面的生物是自己的那种动物,我不认为它们能把交配和生育进行因果关联。这么看来,交配的愉悦感甚至可以认为是一种欺骗。

所以,相同的问题,繁衍对生物个体来说,都不算是一种利己的行为。为何生物要听基因的话,做出这么愚蠢的事情?而基因又是何方圣神?它不过是一串DNA编码的氨基酸而已。是什么样的存在,制作了第一串具备自我繁衍因子的DNA编码,并世代相传永不消逝?

这不禁让我们想到那个存在。

这样看来,几千年来人类并没有中断与神的对话,只是我们原先认为的那个神被替换了。每个民族具象化的创造者,被科学的颜料涂抹,变得更加切实又不知如何描述的存在。

我的家用NAS

发布于: 2023年10月07日

在写出这个标题的时候,已经定义了一个nerd标签。没办法,就是喜欢花时间在这种事情上。

家用NAS的基本定义:一个大容量的家用存储,相比于移动硬盘的冷备份,NAS可以随时访问。有人会说,移动硬盘插一下多麻烦的事情?事实上,人类总是再为提升一点点的便利性付出努力。比如电视遥控器只是提升了一点点的便利性,以至于现在谁也离不开。

家用NAS的价值:家用NAS不流行,是因为有很多的竞争对手和客观原因,如:1. 移动硬盘 2. 网盘 3. 在线视频网站 4.价格过高 5. 技术维护难度。 与此同时,NAS的价值也是在于细微之处。

  1. 相比于移动硬盘:NAS可以让你在家庭网络里面,随时用电脑/PAD/手机/电视等各种设备访问。备份照片,看电影等
  2. 相比于网盘,会更安全。藏在网盘上的文件安全性,只要碰到一次就会知道。
  3. 相比于视频网站:视频网站上总是会有不能容忍的电影片段删减问题。另外,视频网站所谓4K,其实清晰度是打折扣的。视频网站4K高清的码率大多也在5Mbps上下,当前应该没有到10Mbps的情况。我们下载的高清电影,已经到40-80G/2小时的水平。计算一下码率应该在50-100Mbps。人就是这样,由俭入奢易。
  4. 价格和技术难度确实是难到大多数人的一个原因。即使是现在大学生,乃至程序员,其动手能力也让人大跌眼镜。

家用NAS的要求

  1. 价格不能太高。群晖类的NAS确实不便宜。一个2盘位的机器,都能卖1500+,还不算硬盘。
  2. 功耗不能太高,因为要24小时随时可以访问。X86架构的一般很难满足需求,只剩下ARM架构这个选项。
  3. 稳定性好,最好就是没有存在感。从树莓派2B开始玩,其实单板稳定性很不错。

2014年入手的群晖214j 用了快10年了,还在服役。说实话,除了贵点,群晖其他都还不错。但是2盘位实在让人很难接受。今年终于折腾了一个新的。

方案:

主机:一个树莓派4B. 4G内存版本,当NAS算力是足够的。甚至挂几个Docker都没问题。当初买的时候400左右。后来所有单板派都炒到天价了,几乎都是1000级别。性价比就不咋样了。最近树莓派5发布,让4B的价格回落了一点。

存储:绿联的5盘位阵列柜CM292,价格950左右。一直有这个想法,也是担心USB 3.0接口连接硬盘盒长期使用的稳定性。用了几个月,打消了顾虑。当前放了3块硬盘总16TB,够用一阵子。

综合性价比:组合成五盘位NAS,成本约1400。对应群晖五盘位NAS需要大约6000。性价比相当可以。当然我们必须懂一些Linux。知识就是力量。毕竟省钱和省力只能占一样。

我自己配以下几个东西:

  1. 安装debian for ARM 64位系统。注意必须用64位的,否则一些软件可能没有适配版本。
  2. 安装miniconda,不能安装最新版本,因为安不上。用:Miniconda3-py37_4.9.2-Linux-aarch64.sh. Docker-Composer需要
  3. 安装transmission-cli 以及transmission-daemon,用web管理BT。都有NAS了,必须整个PT看高清。电视机上装个Kodi看高清,谁用谁知道
  4. 安装samba开共享:主要提供给电视机Kodi访问,用遥控器或手机都可以遥控使用,非常方便。
  5. iPhone手机照片备份:安装NextCloud。继群晖DS Photo APP以后,唯一成功用APP增量备份iPhone手机照片的方案。10年前的群晖备份太慢了,无法忍受。

其实想来想去,NAS能实现的东西也不多。正如上面说的,有些东西提升了一点点的方便,就再也离不开了。

23年9月宁波房产分析

发布于: 2023年09月25日

截至23年9月底,宁波市待售新房的数量在7万套的水平。而每日的销售数量不到100套。而且各区县销售差异较大,比如海曙区2000多套的存量新房,每天成交量在个位数。就这个销售速度,在没有新的楼盘开盘的情况下,也需要2-3年才能消化掉。

二手房的存量在10万套左右。而且每天都在增加。

备注:下图按房产中介的数据统计,一套房子可能存在于多个房产中介系统中。增量可供参考。

从每日新增VS成交的数量对比来看,二手房挂牌的净增也是比较明显的。

7万套新房房源和10万套二手房房源,需要50万人口的住房需求(按每套房3个人)。通常人口来源有两个。一个市人口净增加(迁入和出生),另一个市农村人口城镇化。

根据宁波统计局的数据:

人口净增: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961.8万人,与2021年末常住人口954.4万人相比,增加7.4万人。

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2022年全市常住人口出生率为6.3‰,死亡率为6.3‰,自然增长率为0‰。与2021年相比,出生率下降0.4个千分点,死亡率上升0.3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下降0.7个千分点。

城镇化率:宁波市的城镇化率已经78.9%,进一步上升的可能性可以自行想象。

2022年宁波及各区(县、市)常住人口及城镇化率
地区名称常住人口(万人)城镇化率(%)
宁波市961.878.9
海曙区105.888.1
江北区50.384.7
北仑区87.977.8
镇海区51.691.1
鄞州区166.283.0
其中:高新区15.1100.0
奉化区58.661.2
象山县57.662.5
宁海县70.963.7
余姚市126.481.4
慈溪市186.580.1
其中:前湾新区27.973.3

学生应该玩游戏吗?

发布于: 2023年05月25日

这是我在2018年在某网站上写的一个小短篇,最近翻出来发现当时的想法尚未被我推翻。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我猜回答的很多都是所谓的过来人。而这种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每个人都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最佳的答案。
站在孩子角度讲,肯定还是想有更多的时间玩的,这是天性,没有必要用大是大非大善大恶的角度去批判这个这件事。试想,谁在学生时代不想转空子去玩,小霸王,街机,电脑游戏。别告诉我,玛丽奥,真人快打三,红警,传奇,CS,星际争霸,魔兽,Dota, 农药,你们一个都不知道?现在自己天天睡觉之前玩手机,睁开眼睛拿手机,却要孩子不碰手机。摸着自己良心,告诉自己有多虚伪!
而站在学习的角度讲,偶尔玩玩手机,并不是滔天大罪。学习成绩有努力的结果,但是天分真的比你们想想中重要。爱迪生说:“成功是99%的努力,加1%的灵感。”后半句是“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过来人们,自己回味一下自己的高中生涯:
每天100%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的,晚上还天天去通宵教室的孩子,有没有哪怕一个是在学校前十的?
而经常晚上翻墙出去玩的人,通常是成绩最好的学生和成绩最差的学生的混合群体。
题主有疑惑说明题主有自己的想法,但是现实世界没人能给你答案。
老师说:高三时没有星期日的。这句话对,也不对。对,是因为高三确实应该抓紧时间学习,没有错,高考中国一个普世的相对公平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不对,是因为老师的话是普遍适用的,不是个体针对的。说句不太中听的,高中老师在高中通常是中等成绩水平,所以大体都是按中等成绩水平的思维方式教育你们了。
回头再说题主,你自己审视一下自己,是什么水平的学生。如果不是拔尖,老老实实花时间学习,多拿一分是一分。如果自己是学校顶尖水平的,按自己节奏来,学习累了就玩,没问题的。
最后一句: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脑袋跟CPU一样,过热了,运行速度会明显下降。
浙ICP备18056264号-1